徕奥让科技变的更简单!

显微镜基本构造及术语解释

日期:2020-10-14 10:06:07 人气:1744
显微镜基本构造及术语解释
■仪器概述
   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。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。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。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。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500倍,分辨的最小极限达0.2微米。


■主要用途
    显微镜被用来放大微小物体的像。光学显微镜是材料行业、地质学、分析化学、医学、生物科学和法医、环境科学、制药、毒理学、石棉学等研究领域常用的仪器,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。


【仪器结构】
■光学显微镜结构
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:机械部分、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。
◆机械部分
(1)镜座:是显微镜的底座,用以支持整个镜体。
(2)镜柱: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,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。
(3)镜臂:一端连于镜柱,一端连于镜筒,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。
(4)镜筒:连在镜臂的前上方,镜筒上端装有目镜,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。
(5)物镜转换器(旋转器):接于棱镜壳的下方,可自由转动,盘上有3-4个圆孔,是安装物镜部位,转动转换器,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,当听到碰叩声时,方可进行观察,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,光路接通。
(6)镜台(载物台):在镜筒下方,形状有方、圆两种,用以放置玻片标本,中央有一通光孔,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(推片器),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,用以夹持玻片标本,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,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、前后方向的移动。
(7)调节器: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,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。
①粗调节器(粗螺旋):大螺旋称粗调节器,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,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,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,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。
②细调节器(细螺旋):小螺旋称细调节器,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,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,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,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。
◆照明部分
装在镜台下方,包括反光镜,集光器。
(1)反光镜:装在镜座上面,可向任意方向转动,它有平、凹两面,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,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,凹面镜聚光作用强,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,平面镜聚光作用弱,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。
(2)集光器(聚光器)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,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,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。
①聚光镜: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,起汇聚光线的作用,加强对标本的照明,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,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,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,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。
②光圈(虹彩光圈):在聚光镜下方,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,其外侧伸出一柄,推动它可调节其开孔的大小,以调节光量。
◆光学部分
(1)目镜:装在镜筒的上端,通常备有2-3个,上面刻有5×、10×或15×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,一般装的是10×的目镜。
(2)物镜: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,一般有3-5个物镜,其中刻有“4×/5×/10×”符号的为低倍镜,较大的刻有“40×”符号的为中倍镜,最大的刻有“100×”符号的为高倍镜(100×有干镜和油镜之分),此外,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,以示区别。
(3)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,如物镜为10×,目镜为10×,其放大倍数就为10×10=100。
(4)聚光器:位于载物台的通光孔的下方,由聚光镜和光圈构成,其主要功能是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。聚光镜由2~3个透镜组合而成,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,可将光线汇集成束。光圈也称为彩虹阑或孔径光阑,位于聚光器的下端,是一种能控制进入聚光器的光束大小的可变光阑。它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合排列而成,其外侧有一小柄,可使光圈的孔径开大或缩小,以调节光线的强弱。
(5)反光镜:位于聚光镜的下方,可向各方向转动,能将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中。反光镜有两个面,一面为平面镜,另一面为凹面镜,凹面镜有聚光作用,适于较弱光和散射光下使用,光线较强时则选用平面镜。


■光学术语解释
    在显微镜的观察过程中,对准标样的镜头叫物镜。显微镜的成像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镜的质量,因此物镜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件。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的迅速发展,物镜的设计和制造都有了显著的改进和提高。
    物镜主要参数包括:数值孔径、分辨率、焦深(垂直分辨率)、工作距离与视场范围。
(1)数值孔径:
    物镜的数值孔径表示物镜收集光线的能力。物镜对试样上各点的反射光收集得越多,成像质量就越好。数值孔径常以N.A.表示
(2)分辨率:
    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指能清晰的分辨试样上两点间的最小距离,通常用d表示。分辨率决定了显微镜分辨试样上细节的程度。显微镜的物镜是使物体放大成一实相,目镜的作用是使这个实像再次放大,这就是说哦目镜只能放大物镜已分辨的细节,物镜未能分辨的细节,决不会通过目镜放大而变得可分辨。因此显微镜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物镜的分辨率。
(3)焦深(垂直分辨率):
    焦深是物镜对高低不平的物体能够清晰成像的能力,当显微镜准确聚焦于某一物面时,如果位于某前面及后面的物面仍然能被观察者清楚,则该最远两平面之间的距离就是焦深。物镜的焦深主要取决于物镜的数值孔径。物镜的数值孔径越大,其焦深越小。在物镜的数值孔径特别大的情况下,显微镜可以有很好的分辨率,但焦深很小。因此要根据需要选择数值孔径合适的物镜。当显微镜用于高倍观察时,由于焦深小,只有在金相试样表面高低差别很小时,才能清晰成像,因而高倍观察所用的试样应浅腐蚀。
(4)工作距离:
    物镜的工作距离是指显微镜准确聚焦后,试样表面与物镜的前端之间的距离。物镜的放大率越高,工作距离越短。
(5)视场范围:
    视场范围是指显微镜中所观察到的试样表面区域的大小。视场范围与物镜的放大率成反比。普通物镜初次放大实像的直径一般为18mm,放大率为10X,40X,100X的物镜,其视场直径分别为1.8mm,0.45mm,0.18mm